“听说没有,有人打算在镇上开一个什么义卖会为崇国公捐献军饷?”
“唔,此事到处都在说,想来不会有错!”
杨公镇一间茶楼之中,有一群茶客正在喝茶聊天。
“何为义卖会?”有人忍不住插嘴问。
“义卖会听说就是拿出一件自己珍藏的物品,到时候放在一起竞买,价高者得,而卖出去的钱都会捐到鄂州作为军饷!”一位熟知内情的男子解释。
“咦,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方法,要比码头上那个募捐箱看起来有趣的多!”问话的人脸色惊讶的点头。
“其实这募捐箱也挺有意思,这已经在码头摆了好几天了吧,每天都有人不断前去捐款,怕是募集了几千贯了!”
“几千贯,相对于一场大战来说,也不过是杯水车薪,我估计这义卖会才是募捐的大头,如此匪夷所思的募捐方式,都不知道是何人想出来的?”
“呵呵,这个我倒是了解一些,这抗战保国义卖会是由小龙湾海港的大掌柜赵颀牵头,联合三味居茶楼和几家茶商一起策划的,眼下还在筹备阶段,传出来的消息不多,但听说他们最近到处都在散发名片联系商道各界,希望大家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都拿出一些物品参加义卖……”
“马兄所说的名片是何物?”有人忍不住开口询问。
“喏,就是此物……”说话的男子从怀里掏出一张方方正正的小纸片,上面竖着书写抗战保国义卖会几个大字,两边还各有一行小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众志成城,保家卫国。名片翻过来,上面还写着副会长范海龙,下方写着庆元府鄞县杨公镇海港三味居的地址。
“这不就是简略的名刺么?”看过之后一个茶客有些不以为然的说。
“江兄这么说也不为错,但这个用起来却要方便的多,他们将这种简略名刺一次性雕版印制几十张放在一个小盒当中随身携带,需要用到的时候就拿出来送一张送人,既方便又快当,别人拿到之后保存起来,以后随时都能翻看寻找出来方便联系,比如这海港数百家商行,若是光凭记忆去过一次如何能够记得住,但有了这名片就不一样了,翻出来看看必然能够找到!”
“不错不错,这名片看起来的确很方便啊,回去之后把我那布庄的名片也弄一些”
“这次小龙湾海港看来要更加出名了,十八万贯,好大的手笔!”一个身穿华服的中年男子感叹。
“呵呵,出名是出名,只怕这次小龙湾海港踢到铁板了!”一个长着酒糟鼻的皂袍男子不屑的开口。
“为何?”一群人都惊讶的转头看着说话之人。
“县城发生的事你们还不知道?”皂袍男子惊讶的放下茶杯。
“唔,我半个月没去县城了,付兄快说,县城发生了啥事?和小龙湾有什么关系?”有熟悉茶客催促。
“既然大家都还不知道,那我就说一说,昨日小龙湾的大掌柜,也就是赵大郎带人去三江口的灵桥码头募捐,结果开始还没多久就被高衙内带人砸了募捐箱,并且还把鄞县百姓捐的几百贯钱都抢走了,听闻当时赵大郎信誓旦旦的要去县衙报官,但后来却不了了之,似乎是大中午的就灰溜溜的回了杨公镇……”
“还有这事?”一群茶客顿时喧哗骚动起来。
“此事我亲眼所见,昨日上午我刚好去县城办事遇到,围观的百姓上万人,五口募捐箱当场被砸的稀巴烂,赵大郎屁都不敢放一个!”皂袍男子撇嘴说。
“高衙内,莫非就是通判高知年的三儿子?”
“哼,除了他还会有谁,鄞县姓高的高官就只有一个!”
“宁绕三里,莫过高堂,若真的如此,赵大郎怕是真的踢到铁板上了,上次他有崇国公撑腰,这才压住吕家,这次崇国公不在了庆元府,高知年才不会了鸟他,告官也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