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是出身书香门第?”
高君不知对方为何有此问,略懂几分自嘲神色,摇头笑道:“我出身不算好,很早就上山习武了,而且读书不多,湖山派藏书虽丰,冠绝四国,但是我自幼就不喜读书,这辈子看过的书,精读泛读拢共加在一起,连同拳谱在内,可能还不到一百本。”
不比眼前这位青衫剑仙,高君只觉得对方修为,识,胸襟,气度,都当得起宗师与剑仙两个称呼。
一叶知秋,由此可见,那浩然天下,着实是让人既敬畏、又令人倍感气馁。
难道那陆台的那个调侃,并非全是妄言?只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有机会确实要离开井底,出去看看,在那井口看天地。
然后高君不知为何,就发现对方脸色,有几分悻悻然,憋了半天才憋出一句,“高掌门看书是有悟性的,难得,很难得。”
高君犹豫了一下,道:“陈剑仙方才我们湖山派有十六位练气士,但是据我所知,目前好像只有十四人在修行。”
陈平安笑道:“直也无妨,因为这两位练气士,对你们湖山派并无险恶用心,只是将此地当做了一处绝佳道场,想必他们亦有扶龙之意,所以高掌门可以继续假装不知,心里有数就是了。其中一人,如今就待在臂圣程元山身边,他真名桓荫,另外一人,真名黄尚,早就是一位道家的符箓修士了,他们两个都是跟随陆台进入福地的桐叶洲外乡人,我对他们之所以并不陌生,能够一眼就认出,只因为曾经打过交道,而他们会在此隐姓埋名,估计是陆台用来打发光阴的无聊之举了,高掌门不必多想。”
言语既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人间多歧路,同样来自言语。
遥想当年,在那飞鹰堡,年轻道士黄尚,让陈平安记忆最深刻的就是那把“三通宝、九叠篆”铜钱剑。
高君神色微变,因为俞祖师曾经留下一只锦囊,叮嘱她将来结丹后,若能更进一步,可以收取两人为嫡传弟子,但是更多细节,俞祖师只字未提,而这两人的名字,正好是“黄尚”与“桓荫”,但是高君查遍湖山派档案,都没有查到两人的记录,她就误以为是俞祖师未卜先知的一句仙家谶语,不曾想双方早就身在湖山派了。
至于那个臂圣程元山的存在,高君是一清二楚的,当年俞祖师离开南苑国,程元山同行返回湖山派,只是这位武宗师这些年易容化名,如今就在湖山派担任这座山中祖师殿的点灯添香人,至于俞祖师当年与程元山达成了什么约定,程元山为何愿意在隐姓埋名,高君不曾询问,有些事,就如陈平安所,心里大致有数而已。
高君问道:“陆台与陈剑仙的关系?”
陈平安道:“萍水相逢,莫逆之交,属于一别多年不曾重逢的挚友。”
一同下山,陈平安问道:“高掌门知不知道一个叫钟倩的北晋国武夫?”
“只是听过,还不曾见过。”
那钟倩,是个神色柔弱的……魁梧汉子,听他与人言语,总是怯生生的。
不过根据湖山派的秘密情报显示,此人发起狠来,就完全是另外一副面孔了。
高君问道:“陈剑仙,我能不能跟随你去一趟落魄山?”
陈平安笑道:“礼尚往来,理当如此。不过我要先去一趟南苑国京城,两个时辰后,高掌门可以御风去往云海高处,我自会前去与你汇合。”
南苑国京城,有心相寺的清净,有状元巷的喧哗。
曾经还有个进京赶考的举子,黯然返乡。
昔年跟随姚老头,一起登顶家乡最高山,夜宿山巅,清晨时分,少年窑工登高眺远,第一次看到无比壮观的日出景象。
后来误入藕花福地,在那座心相寺,暮色沉沉里,蓦然听到钟鼓响起,悠扬空灵。仿佛刹那之间,心就静了。
世间可有一法,可解万般愁,安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