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海盐衬衣厂(2 / 3)

一个人站起来费力地说着自认为标准的普通话,刘琅听得出来,对方应该是江浙一带的人,舌头根发硬,普通话说得连自己都听不真切。

“我问你“晚霞子”从哪里买的?”

这位连海大哥有些着急,拉着对方的衬衣问道。

这一下可把那位南方大哥吓得够呛,其他几位同伴也噌地跳了起来,一个个面色慌张地看着对方,肯定是把他当成坏人了。

“几位几位,你们误会了,这位同志是问你们衬衣是从哪里买的?”

刘东来急忙走过去替这位连海大哥解释。

“衬衣?哦哦,衬衣呀!我晓得了晓得了!”

对方这才明白。

“对,对,就是“晚霞子”嘛,我就问“晚霞子”是从什么地方买的?我们也想买一件。”

那大哥还“晚霞子晚霞子”地叫着。

“他们连海市把衬衣叫做晚霞子。”

刘东来又替他解释道。

“晓得,晓得!”

对方连连摆手。

“这件“晚霞子”不是,这件衬衣可是我们厂子自己生产的牌子,如果你们想买,我可以卖给你们!”

对方虽然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是说得很慢,周围的人还是听明白了,一下子就引起了一群人的目光。

“什么?能卖给我们?多少钱一件?”

旁边的有十几个人也不吃饭了,“呼啦”一下都围拢了过来。

“这件衬衣是我们厂自己生产的唐人牌,每件五块五毛钱,我们现在手里有三十件,如果要买,我给大家登记!”

五块五毛钱可不便宜,要知道“的确良”也就六块五一米,一件能给成人做两件衬衣加个裤衩,算起来才是对方衬衣的一半还不到。

不过在场的人可不在乎了,都大声喊道好,我买一件……!

“我买两件………!”

“给我留一件………!”

一下子食堂里就沸腾了。

“大家不要挤,都排队,都能买到!”

那几个南方人脸上都笑开了花。

这几个人回到自己住的地方,拿出了两个大箱子,里面都是崭新的衬衣,刘琅看到箱子上的字心中猛地一动。

“海盐市衬衣厂?”

这个名字怎么有些熟悉?

突然,刘琅想起了前世时一本书上的内容。

这本书写的是关于改革开放初期一些最早进行改革的企业的事迹,其中就有一家非常具有典型的企业,就是海盐市衬衣厂。

海盐市衬衣厂是一家国营企业,改革开放后国家在南方进行企业改革,提出了承包制这个名词,所谓承包就是下方权利,把企业的管理权交给个人,干的好就能多得收入,本质上是一种激励办法。

这海盐衬衣厂当时到了破产的边缘,职工的工资都开不出来,这个时候一位叫做步年生的副厂长承包了厂子,他接手后立刻进行全面改革,打破了“大锅饭”的机制,生以敢为人先的精神,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在企业里推行了一套独特的经营管理办法,使这个小厂的产品畅销sh、bj、广州等大城市,成为全省一流的专业衬衫厂。

应该是到八四年,这位步年生的事迹被群众日报刊登出来,号召全国的企业都向他学习,现在是八三年,海盐衬衣厂的名声只是在本省有名,一年之后就会享誉全国,据那本书中记载,当时全国无数国企负责人都会到这家小厂子里考察,还有很多外国记者前去报道,这位步年生天天坐在办公室里对着各方来客侃侃而谈,他一下子就成为了时代的名人,也成为了改革开放的弄潮儿。

在前世,刘琅就曾经对这家可谓是全国第一家“知名企业”做过一些研究,在他看来,步年制定的诸多规章制度都具有划时代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