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必须立即进谏,他说“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泰一旦继承皇位,有可能会放弃承诺,诛杀弟弟李治。
通过指出李治面临的危险,提醒唐太宗慎重考虑皇太子的人选。
对于褚遂良而言,只要不立魏王李泰,无论是立嫡安排晋王李治,还是立长安排吴王李恪,都不是问题。
唐太宗听后,立刻明白了“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也劝唐太宗立仁厚的李治为皇太子。因为李泰虽然也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但是李泰能够成功主编《括地志》,说明魏王府如同当年的秦王府一样,人才济济,李泰不必依赖、倚重舅舅长孙无忌。
而李治以前从来没有被唐太宗考虑为接班人,没有为其配备足够的人才,他必然会依赖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妹妹长孙皇后的反对,没有担任唐太宗早期的具体行政长官,只是任司空、司徒等三公虚职。
此时皇太子重立,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长孙无忌可借此重返政治舞台,掌控实权和行政资源。在权衡利弊后,为了儿子们的生命安全,唐太宗决定立懦弱的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并得到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褚遂良等大臣的支持。
褚遂良也因此成功脱离了困境。唐太宗立太子时,只是与四位大臣私下商量,《新唐书》“即诏长孙无忌、房玄龄、李勣与遂良等定策立晋王为皇太子。”除了褚遂良之外,其他三人都是凌烟阁功臣,褚遂良此时地位不高,之所以能够跻身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最早、最坚决地主张立李治为皇太子。
因此唐太宗对他极为信任,将他列为密商重臣。李治为皇太子后,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又任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笔者推测,正是贞观十七年重立太子事,使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相互支持,从此之后,两人联手逐渐形成强大的势力,长期把持朝政。
那么第二点,就是因为有曾被褚遂良、长孙无忌伤害的李勣故友。第一个自然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魏征。
李勣与魏征相识很早,是瓦岗军时期的故友。魏徵随李密降唐后,因为瓦岗军余部尚在李勣手里,于是魏徵“自请安辑山东,乃授秘书丞,驱传至黎阳。”李勣读了魏徵的劝降书后,“遂定计遣使归国”,归附了唐朝。
可见,魏徵不仅是李勣的好友,而且在他人生选择的重大关头,是魏徵帮助他作出了正确的抉择,魏徵有恩于李勣。
而褚遂良是魏征推荐给唐太宗的,却将魏徵给他私下看谏诤之信告诉李二,导致唐太宗对已经死去的魏徵大为不满而悔婚,使魏徵的后人家道中落。作为魏徵的好友,李勣不可能对褚遂良忘恩负义的行为无尤无怨。
另一个便是江夏王李道宗。
李道宗对李勣有救命之恩。
此事发生在武德五年,洺水大战,刘黑闼暗中率军袭击李勣军,李世民率李道宗袭击刘黑闼军侧后以救援李勣,结果反被刘黑闼包围。此时尉迟敬德率勇士冲入包围,大破敌阵,将李世民和李道宗救出。以李勣重情重义、有恩必报的性情,内心必然会感激李世民、李道宗、尉迟敬德的救命之恩、战友之情。
永徽四年房遗爱、高阳公主谋反一案,牵连了众多的皇亲国戚,其中包括长孙无忌一向忌惮的吴王李恪,与长孙无忌、褚遂良有宿怨的江夏王李道宗。
《旧唐书》“史臣曰无私于物,物亦公焉。……道宗军谋武勇,好学下贤,于群从之中,称一时之杰。无忌、遂良衔不协之素,致千载之冤。永徽中,无忌、遂良忠而获罪,人皆哀之。殊不知诬陷刘洎、吴王恪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