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枉害道宗于后,天网不漏,不得其死也宜哉!”史臣这句话,大概也是李勣内心的想法。
第三个人则是张亮。
虽然罗逸并不喜欢混子张亮,但张亮是瓦岗军时期李勣的下属和朋友,他与李勣、魏徵关系密切,赞成李勣接受魏徵的建议归附唐朝,房玄龄、李勣将他推荐给唐太宗,进入秦王府,是凌烟阁功臣。贞观七年,魏王泰为相州都督而不之部,进亮金紫光禄大夫,行相州大都督长史。
李二这个安排,极具深意,目的是让张亮辅助魏王李泰,正如唐太宗让李勣辅助晋王李治一样。
李治“始封晋王,贞观七年,遥领并州都督。”李治和李泰一样,都是“遥领”而“不之部”。可见,当时在唐太宗眼里,张亮和李勣同样重要,甚至比李勣还要更加信任。然而,贞观二十年三月“己丑,张亮谋反,伏诛。”张亮死于贞观二十年三月二十七日。朱熹在《资治通鉴纲目》中,用“凡刑诛,有罪曰诛曰讨,无罪曰杀”的《春秋》笔法,明确书写“杀刑部尚书张亮。”说明张亮是无罪被杀。
李二让马周负责审理案件,马周是奉公守法之臣,知道只凭公孙节、程公颖两人破绽百出的口供,不能证明张亮有罪。结果从案发时的正月,持续了一个多月后,直到唐太宗从并州回到京城,案件审理仍无进展。将作少匠李道裕认为“亮反形未具,明其无罪。”
因为谋反必须要有团伙同党,才有可能实施,就像是李承乾集团谋反,要有侯君集、李安俨、赵节、杜荷等同伙参与一样。程公颖、公孙节的口供,只是一面之词,而且没有交代参与谋反的其他同伙,依法判案,张亮难以定罪。
李勣明白张亮是冤枉的,而作为百官之首的长孙无忌、房玄龄,不仅没有像当年的魏徵、眼前的李道裕那样与唐太宗据理力争,反而屈从于唐太宗的无理要求而枉法判决,李勣虽然无力抗争,但心中对长孙无忌是愤愤不平的。
那么第四点就是对李二的报恩了。
李世民对李勣而言,亦君亦友。李世民立李治为皇太子后,不久就后悔了,“寻而太宗又欲立吴王恪,无忌密争之,其事遂辍。”但是,此事就此给吴王李恪和长孙无忌之间留下了心结。
《资治通鉴》“吴王恪且死,骂曰‘长孙无忌窃弄威权,构害良善,宗社有灵,当族灭不久!’”
李恪之言,一语成谶。李勣一直对李二心存感激,而吴王李恪是;李二的亲儿子,被长孙无忌利用房遗爱的假口供陷害至死,其同母弟蜀王李愔被废“为庶人,置巴州。”
李恪的儿子又被一起流放到千里之外,颠沛受苦。长孙无忌对付唐太宗的子孙如此狠毒,不择手段,君子尚且不齿,更何况是李勣。
因此也难怪李勣对于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如此憎恨。
但李世勣并不能预先知道武周王朝的建立以及孙子的起义,因此不应该受到过多的批评。
而且李世勣也并不是直接表示支持废王立武,而是支持皇帝的权利。
“此陛下家事,無須問外人。”
这句话的引申义是如果陛下想换皇后,我赞同;如果陛不想换,我仍然支持。李世勣当时是军方的最高代表,因此他的立场对于高宗非常重要。
而李勣一生当中效力于六人翟让、李密、高祖、窦建德、太宗、高宗。这种经历让他养成了圆滑的性格以及自保的能力。所以,李世勣的情商在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是非常高的。尽管他并不是李唐在开国时的最早的拥护者,但是他的情义是让多位主公欣赏的。
那么就是这样的李勣,罗逸此时对他也算是相当的尊敬。同时他们未来也很可能有同一个对手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