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逃荒的路途愈发漫长,叶菀意识到,要让队伍更好地存活并提高效率,单靠她个人的安排已经不够。她需要激励大家的主动性,同时建立一个协作机制,让每个人都参与到队伍的生存中,这样不仅能减少每个人的负担,还能大大提升资源利用的效率。
她提出的方案是将队伍中的青壮年、老人和孩子们组合成互助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项特定的任务,以此减轻每个人的个体压力,并在团结中提升队伍的凝聚力。
当大家停下来休息时,叶菀将所有人聚集到一起,清了清嗓子,提出了她的想法:“我们一路走来,靠的就是大家的团结和努力。不过,这段路程还长,我们不妨将队伍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负责一个任务。这样既能让工作更加高效,也能确保每个人都有参与的机会,既相互支持,又减轻各自的压力。”
她的提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纷纷点头表示认同。叶菀接着说道:“比如,我们可以安排一组人负责寻找水源,另一组人负责采集可食用的野菜和果实,还有一组专门帮助老弱者携带物资、整理营地。每个小组都会有年轻力壮的人和有经验的长辈,大家可以互相帮助,优势互补。”
队伍中的人们听着她的安排,纷纷露出赞许的神情。一位中年男子点头说道:“菀姑娘说得对,大家各司其职,比各自盲目行动要强得多。这样一来,我们也可以腾出手来做更多事情。”
另一位年长的老人也称赞道:“菀姑娘真是心思缜密,有了这些小组分工,不仅能节省体力,还能让我们活得更有条理。”
在叶菀的组织下,互助小组很快成立。她依据每个人的体力和专长,精心安排了各个小组的成员组成。青壮年主要负责体力活,比如找水、搬运物资,而年长者则利用他们的经验,教导年轻人如何识别野菜和简单的自救常识。孩子们和体力较弱的老人一起组成辅助组,协助整理营地、照顾病人等。
小组分配完毕后,叶菀给每个小组指定了任务。她将几位经验丰富的长者分配到采集组,由他们带领队员寻找安全的野菜和果实;而青壮年则组成水源组,每天轮流负责在队伍周边找寻水源。她还将一些耐心细致的人分配到营地维护组,负责安置帐篷、整理休息场地,确保大家晚上能够舒适地休息。
每个小组都明确了自己的职责,队伍的运行变得井然有序,大家的分工协作使得每个人的压力大大减少。每当一个小组完成任务并返回时,大家都会互相分享自己的成果,整个队伍的士气和凝聚力也因此得到显着提升。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各小组的协作让队伍的效率显着提升。找水的小组每天都能带回充足的水源,而采集组也不断收集到新鲜的野菜和果实,填补了大家的食物需求。营地维护组在夜晚安置好营地,确保每个人都能在相对安全和整洁的环境中休息。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彼此配合,互相学习,渐渐习惯了这种团结协作的方式。
一个夜晚,采集组带回了一些新鲜的野菜,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战果。一位青壮年开心地说道:“菀姑娘的安排真是太妙了!我们每个人只需要专注自己的一份工作,不仅轻松多了,效率也高了不少。”
另一位长者也点头称赞道:“是啊,菀姑娘不仅有智慧,还真是心细如发。她知道如何让我们发挥各自的长处,互相帮助,真是难得的领袖啊。”
大家对叶菀的安排充满了敬佩和感激,许多人都觉得,她不仅仅是一个带路的人,更是一个能为大家提供安全感和方向的核心人物。
叶菀观察着各小组的运作,心中感到欣慰。这种协作机制不仅提升了队伍的效率,也让大家在困境中感受到了一种团结的力量。她知道,这种模式会让人们在相互帮助中变得更加信任彼此,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