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周县尉已经问了好几个问题,对于前方葑县县城已经有了大致了解,温故在这些问题之上,又细致问了几句。
谭县令带人离开之后,城内的幸存人员是怎样的组成?
留下来的人可不一定都是普通平民。
以及,他们这些人如果想进城留宿,需要付出什么?如今城里的规矩怎样?
何大犹豫了一会儿,还是跟温故说了。
他告诉温故,有几伙人在争权,分别控制县城四个城门的人员进出。
从城里出去没关系,但是回来进城的人是要交“进城费”的。
比如他们这些出城砍柴的人,进城的时候就需要交一捆柴。
至于这捆柴究竟交多少,那就看守门的人心情如何,与你关系怎样。
就算进了城,几个街道巷子也都被瓜分了,即便你住在无人的屋子里,也是要交住宿费的。
县令在的时候还有差役维持秩序,如今官衙没人了,便由某些民间力量来管理。
谭县令的县衙已经被人占据,城内空置的几个大户宅院也被瓜分完了。
如今县城里面秩序不稳,这时候他们这些外来者进入,未必能讨到好。
“城内可有铁匠?”温故又问。
何大回忆片刻,点头:“于铁匠应该还在。”
温故心想,看来还是得进城一趟。
他与小刘低语几句。
小刘走去后面的骡车。
一直留意着各方动静的何大,听到骡车上竟然还有小孩子的声音,心中惊讶,又产生了别的想法。
周山防备盯着何大,眉头皱得更紧了。
虽然何大姿态放得很低,微微佝偻,但那眼珠滴溜溜的转,不知道心里又在想些什么鬼主意。
一看就是奸猾之辈!
这时,小刘拿过来一大一小两个纸包。
里面包的就是碾碎的粮砖,做零散包装的时候,做了两个规格。
这是回答疑问的谢礼,递给何大。
温故随和道:“多谢小哥了。”
“哎,客气客气!”何大快速接过去。
虽然不知道里面究竟装了什么,他嘴上已经麻溜地应下,“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这人没别的本事,打听消息却是还行的。”
何大说着往旁边挪了两步,但没有避开温故几人,也不在意别人的目光。他打开小纸包,看向里面的粉末。
用油纸包着,又足够干燥,何大把面上的布巾拉下,凑近闻闻,舔了舔纸包里的粮粉,面上露出喜色。
他再次看向温故几人,又看他们的两辆车,问道:“你们车上带的东西多不?”
周县尉防备看过来,不过没等他说话,何大继续道:“如果你们带的东西多,最好不要进城,东西保不住的。不过你们如果想进城找铁匠……”
何大伸出两根手指:“再给我两包,我带你们进城。”
路过的行人一般不会带太多粮食,两包粮粉,这已经是他看在温故这位书生的面上,给的实惠价。
而且,若是再喊多些,旁边那位周县尉就要挥刀了。
温故看了看周山。周山犹豫片刻,还是点头。虽然瞧不起,但这帮县城街溜子,确实会跟某些民间势力混得近,也有他们自己的路子。
道长和小刘也没异议,铁头一脸“我听我弟”的表情。
温故儒雅笑着道:“那就劳烦何兄弟了。”
而且还马上让小刘拿出来两个大纸包。
小刘面上难免流露出不舍。
何大则是笑得双眼眯起,热情万分迅速接过来:“好说好说!”
心道:果然还是读书人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