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诚意大!
后方驴车旁的青一道长闭了闭眼。
没眼看啊!
狗书生的东西是这么好拿的吗?!
他给你小包的就算了,一次型交易,没有后患。
给你大包的你也敢接!
上一个敢接他汤碗的,现在已经成了队里的苦力!
道长又瞧了眼周山。
这位显然还没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唉!
众人皆醉我独醒啊!
这时候何大已经背上背篓,让温故几人跟着,会带他们去附近一个屋棚。
屋棚较为隐蔽,保存得还行,看得出来,时不时有人过来打理。
何大说:“这儿离我们以前的村不远,以前我待得多,官爷们也偶尔去。不过现在不一样了,出城的人少,近两天县城里应该没人往这边过来。”
他让温故几人把驴车和骡车放在这里,留一部分人在这边守着,谁想进城他再带进城去。
给时间让温故几人商议,何大走到一旁,把小纸包里的粮粉又舔一口,再舔一大口,拿出随身带的竹筒喝水,一脸回味。
粮砖粉末的味道其实并不好,但毕竟是粮食,这么直接吃粮食粉末,有种特别实在的满足感。他已经喝了好久的粥水,都快忘记干粮进嘴是什么感受了。
县城里面活下来的人多,也就意味着很难把别家的粮食搜回来自己吃。之前还有官府的人在,附近村落,城中空屋,那些地方搜寻到的粮食都由官府管理,他们这些人只能干活去换吃的,只能保证不饿死。
这么想着,何大又又又舔了一大口粮粉,然后把减重的这一小包,再次打包捆好。
周山用眼角余光留意这位。
獐头鼠目,油头滑脑,不太靠谱的样子,还是别接触太深。
屋棚这边,几人商议谁留在这里,谁进城。
温故要进城找铁匠。
道长对进城没兴趣,留下。
铁头肯定是跟着温故。
周山当过县尉,有他的职业经验和阅历,肯定要跟着温故进城探一探究竟。但他又不放心三个孩子。
小刘说:“那我和道长留下。周县尉放心吧,我们还有麻团儿,如果真有事发生,他会提醒我们,我也会让它去找你们。”
周县尉去骡车与三个孩子说了会儿话,便和温故、铁头一起,往葑县的县城过去。
何大确实没骗他们,他带着温故三人来到西侧城门,这边守门的人他更熟悉。
葑县比周县尉以前的棠县要富裕些,城墙都要高出些许。
随着他们走近,原本懒散靠在那里守门的人,这时候直起身,视线盯着温故三人,上下打量。
三个陌生面孔。
何大快走几步,过去与守门的人低声交流。
几个眼神来往的时间,似乎交换着你懂我懂,别人不懂,但是我们内部挺懂的,那些意思。
周县尉警惕地握紧刀。
不过温故猜测,何大或许只是,把周县尉的身份夸大了些许,守城的那些人明显有了一点点忌惮。
但守城的人还是不甘心,又往这边看过来,对上了站在最前面的周县尉的,带煞气双眼。
守门人心生怯意,收回视线盯着何大,伸手扒拉他的背篓。
“你这包的是什么?”守门人从他背篓里拿出一个纸包裹的方形物,把纸剥开。
“今天出城之前跟人换了一本书,儒家经典,带回去给我弟的。”何大又把书抢回去,重新包好。
守门人一看是书,顿时没兴趣了,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何大。
现在乱世,科举考试都停了,看这种书有什么屁用?